從小到大,身邊有做過牙齒矯正的同學朋友們不計其數,從我國中時期宿舍裡有同學晚上睡前會戴像頭盔的那種矯正,到高中流行各種顏色的牙套,隨著科技的進步,矯正牙套的美觀度跟效果也與時俱進。

 

我的牙齒是有一點暴牙,上門牙比較突出,笑起來會有一點明顯,其中一顆側門牙跟門牙的落差比較大,清潔時會容易被忽略。但整體來說不到非常亂,也沒有太大的咬合的問題,所以並沒有覺得自己有必要一定要做矯正,只有在偶爾被人詢問的時候有稍微想過,但沒有真的付諸行動。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我大學時曾被兩個不那麼熟的朋友問過,一個是女性好友的男友,一個是男性好友的女友,剛好兩個都是牙醫系,所以當時也只是覺得他們是因為念牙醫所以對牙齒的標準比較嚴格罷了。

 

直到畢業工作大概兩年後,某一天一個認識了大約一年,還蠻親近的同事在我們一起吃飯時突然說:Penny,我覺得妳如果牙齒整齊一點笑起來會更好看。”聽到這句話時彷彿有人在我腦海裡開了一盞燈:原來有人是這麼認為的呀!是不是其實很多人都覺得我牙齒不整齊但只是從來沒跟我說過罷了?!畢竟這個同事跟我蠻要好的,而且是個男生(意思是相較之下女生可能會更容易注意到他人的外表)。而且我的確被公認是個相當愛笑的人,就算沒甚麼特別開心的事,跟別人平常說話時我也通常都是笑笑的,因為這句話開啟了我認真思考跟評估是否要做矯正的路途。

 

在評估是不是真的要做矯正時,除了網路爬文之外,我也問了許多身邊有經驗的朋友,這樣的朋友每個人的身邊一定都很多,除了學生時期就看過某些正在矯正的人之外,甚至很多工作認識的同事聊天之後才發現原來他們以前也都做過矯正。

 

詢問有經驗的人為什麼想要做矯正?當時決策的關鍵原因是甚麼?去哪裡做?做了多久?花了多少錢?有沒有甚麼心得或想建議的事項等等。蒐集這些資訊的同時思考自己是不是願意接受這些矯正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和過程,而還有另一個問題可以反問自己的是:如果不做矯正是不是會後悔?

 

在評估的過程中我有看到一些網路文章或朋友分享,覺得不需要做矯正的原因是:牙齒原始的樣子反而是個人特色,有一點兔寶寶牙也蠻可愛的。這樣的說法其實我是認同的,但對我來說,當時已過25歲,對自己的外貌,或更明確的說是自己的氣質跟風格的形塑,會越來越重視、有意識的去培養的,並且絕對想要脫離可愛這個詞。而我相信矯正之後,會帶給自己更多自信,這份自信對於自己的工作或交友,我相信都是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的,這部分就是無法用實際的金錢能衡量出來的了。另外在當時工作了一陣子,有一點點存款,覺得可以負擔的起這筆費用,並且再拖下去,年齡更長一些之後,牙齒也會不像年紀小時那樣容易移動,這幾個決策重點都想清楚後,我算是很快速甚至毅然決然的開始了矯正這件大事。

 

undefined

arrow
arrow

    Pe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